2023-11-28
被看见:去表达才意味着被看见,我脑海里每一次表达都想着力求准确,但总怕无法发挥到最好而藏在墙角。但那是无法被人发现的,以往的表达更多是自己在代码上的表达,倾注于屏幕前的自我感动,但这无法让外界了解到一个准确立体的我。而这个表达可能是从进入墨问开始的,也可能是参加了球姐的喜宴开始的,或者做出了让大家相互推荐的小工具。每一次表达都预示着我撕破原来的自己,让别人看到自己才有更多机会,也能让自己看到更多另外的可能。
阅读全文
2023-08-12
今天在一个群里,一个兄弟发起了一个讨论,两个线路板的图片,怎么能对比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这里我暂时假设两张图片都是像素大小差不多标准化的图像,内容只有细微差异(想一下如果差异太大,那还对比啥呢?)
大胆猜测一下大概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或者分类等场景;只要找到些许不同,人眼应该就能一眼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下一步操作,所以找到不同之处之后还需要标记。
这不...
阅读全文
2023-06-03
或许你可以更高效的构建 WEB 应用;分钟级开发,轻松搭建内部工具和数据报表;今天我来介绍一款开源的低代码工具,ILLA。
本文B站视频地址
Github 高星ILLA Cloud 是一个开源低代码开发者工具,去年 9 月在 Github 上线以来已经收获了 6千多个 Star。
一拖一拉快速开发其主要亮点是拖拉拽的方式通过组件库构建页面布局,并且支...
阅读全文
2023-05-28
最近两周冷静下来了,而且个人状况因为二阳有所影响,没有过多关注这些AI工具;前两天给公司伙伴分享的契机,整理了一下这两个月用过的一些AI工具,部分是日常工作也在使用的,部分是偶尔使用(实际上太多了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找合适的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就行了)
阅读全文
2023-05-28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在看张小龙的《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时对这句话尤为深刻。时常我都会想起这句话。人的这个特性在很多地方都会尽显:思考,情绪,决定…
人在不同场景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思考,比如此时外面蝉鸣鸟叫,烈日炎炎。看了一会书有点困了;睡下前那一刻又写了这一篇。
我想聊的是记录;随时随地的记录。
“随时随地” 就是一个不停变化的环境,以前很少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全文
2023-05-27
这会夜深了,窗外悉悉的能听到蟋蟀在叫,说一下今天中午梦幻的情绪。—— 于2023年5月27日 夜今天去考了一场没有准备的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中午吃完饭看时间还充裕,于是在周围剪了个头发,还是按照老样子。
不过这次我特意让理发师给我剪的成熟一点哈哈哈,和理发师也聊了不少关于发型、关于理发店,很快,哗啦啦的20来分钟就剪完了,一个多月没剪的头发,一下清爽了不少...
阅读全文
2023-05-15
最近在回顾池老师的买桃者说,在上班地铁上听了很多遍 “如何找到自己的长处?” 这一节内容。
但总感觉左耳进右耳出,决定把它记录下来;顺便把播客中提到《21世纪的管理挑战》 有关“自我管理”的一章看了看,以下是一些摘录
阅读全文
2023-05-07
关于专注这件事人的精力的是有限的,我们时常需要面临杂乱的工作。如何保持专注就成了问题。
但如果过于专注,久坐不起也对身体有害。
那就需要专注与健康相互结合,番茄工作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专注时认真冲刺工作或者学习,休息的时候就撒开了放松。
比如工作过程中,定半小时写代码,短休息5分钟后继续。这样的成效不断训练,肯定会培养这过程中的专注力。
不过建议提前排除一些...
阅读全文
2023-05-06
最近在做工具分享和探索,总觉得这个工具也牛皮,那个工具也好用,但是慢慢的发现,工具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有效率的工作、学习、创作和生活。但是思考和认知这些底层的血和肉很重要。
举例子:chatGPT:chatGPT的确很强,我经常用来编写脚本、修改代码或者是查找一些问题的答案。
他可以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是首先得有思考,它不能代替我思考。
我有一个chatG...
阅读全文
2023-05-05
本文摘录自 “卖桃者说”
如何有效地学习?
意愿第一步是要有学习的意愿。如果不想学习,说再多也没用,外界有那么多诱惑,主要还是自控力。
目标第二步是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如果只是一设定一些宽泛的,比如说就学英语,学为服务这样的含服的目标,大概率半途而废,比如说最近呀。想什么都想,学一点什么chatGPT呀,什么人工智能啊,但这些太大了,学起来很费劲。实力在这...
阅读全文